藏传佛教 天珠怎么讲,最早出现错银的天珠是哪个朝代

藏传佛教 天珠怎么讲



1、藏传佛教 天珠怎么讲

是西藏的特产,但是和佛教没什么关系。 以下是老外对瑟珠(天珠)的介绍: 瑟珠(藏文:gZi) 缟玛瑙在藏文中被称作“瑟”,常用护身符,以抵御各种邪恶影响。在古墓附近或新近耕作的农田里经常可以发现瑟珠。据说,瑟珠源于史前时期,有关瑟珠的神话传说甚多,1种说法认为,。瑟珠是活的生物或虫子,当人们1看见或触摸它们时,它们就石化了,另1种说法认为,瑟珠是天神抛撒下来的珠宝。每当珠宝破损或变成碎粒时,天神就将它们抛下。还有1种说法认为,瑟珠是天上如意树掉下的果实;是传说中金翅鸟口中掉落的东西;或是传说中的藏族英雄岭•格萨尔王散落的珍宝,他从波斯王的宝库里掠取了这些珠宝。 瑟珠1般被分为两类:1种是圆桶形棕色或黑色条纹相间的缟玛瑙,上面圆形“睛”或环。另1种是圆形玉髓或光玉髓变体,上有螺旋形赭色、白色或金色条纹。根据形状,瑟珠还可分为细长的锥状“母”瑟珠和较厚的桶状“公”瑟珠。最受尊崇的瑟珠是圆桶状棕色或黑色缟玛瑙,上有9年白“睛”,白睛内有1个带成角的、与字符相似的图案。9睛瑟珠十分罕见且价格昂贵。在西藏,9睛瑟珠的交易价格相当于1座中等家舍的价格或几磅重的银锭。 自公元前3世纪以来,在印度河和底格里斯河 之时广阔的区域可能就已使用了蚀刻玉髓、蚀刻光玉髓和蚀刻不透明玛瑙的技术。先用芦苇笔或毛笔蘸着浓烈的苏打水在圆筒状石头上画出图案。在烘干时,将石头埋在热灰中烘烤片刻。在石头变冷、被清洗干净后,变得更黑的石头上就会留下带釉的白色图案或者说是白色图案渗入更黑的石头变白。随后,用硝酸铜溶液进行蚀刻直至出现白底黑色图案,最早的瑟珠图案可能带有条纹或5星。上等石头是未经切割和不透明的,图案深藏在石头中,石头要有光滑度,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泽。 瑟珠在上个世纪被大量仿制。现在,在印度、尼泊尔、中国内地和西藏都已仿制出瓷瑟珠、塑料瑟珠、树脂瑟珠、牦牛角瑟珠和玻璃瑟珠。台湾现已制出最上乘的仿制品,工艺采用的是原始的火蚀刻加工工艺。 瑟珠源自西藏本土,因此, 它不具备印度佛教神灵的宝石器物和类似之物的特征。但在描绘苯教神灵时经常提到瑟珠。

最早出现错银的天珠是哪个朝代



2、最早出现错银的天珠是哪个朝代

藏传天珠是什么材质做成的



3、藏传天珠是什么材质做成的

1、天珠是什么? 最早的天珠是由海螺化石打磨而成,也叫“法螺天珠”;后来由于化石的稀缺,古西藏人开始采用1种含玉质及玛瑙成分的沉积岩打磨成天珠,叫“9眼石页岩天珠”,也叫“天眼天珠”。 再后来海螺化石和9眼石页岩稀缺,古西藏人开始模仿沉积岩的图案采用草药配置颜色在玛瑙上人工绘制,之后高温烧制天珠,但是这种古老的加工方法已经失传,市面流通的比较少,非常珍贵,业内称为“老的”天珠。 还有1种是现代工艺饰品天珠。利用现代化工艺技术对玛瑙等石料进行加工,仿制古法天珠做出来的工艺品,多数采用含铅的涂料画的眼睛,然后高温烧制而成,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新的”天珠。 天珠按照制作工艺1共分为5种: 型1:红、黑玛瑙涂上可形成白色线条涂料烧制,年久退色。把碱水、白铅或洗涤碱等涂料涂在未经处理过的天然玉髓玛瑙表面,留出白色纹路线条后,加热1次制成。 型1制作的流程,仅有1道镶蚀工序,非真品至纯天珠。这1类天珠大多为近现代产物,其中也有老仿有年份的,但是与至纯千年真品老天珠比较,逊色万倍,年久佩戴会逐渐退色。 型2:未处理的天然玛瑙涂上碱性化合物;加热使其白化;再次涂上加热后可形成黑色线条纹路的硝酸铜加热制成。年代久远颜色亦不脱落,乃真品至纯天珠。白色或者乳白色线芯是鉴别关键,目前市场上有高仿天珠在线孔芯部,后天度白层再打磨抛光伪造这个关键点,造成假象,细心观察,伪造的白色缺少年代感,还是难以假乱真的。 型3:天然玛瑙涂上加热后可形成黑色或红色纹路的涂料,加热制成。年代久则退色。这1类天珠大多为现代产物。 型4:天然玛瑙涂上碱性化合物,两端不涂涂料,加热形成中断的完全白化。2次在中段涂上硝酸铜,加热制成线珠。年代久亦不易退色,乃真品线珠。 把玉髓白化涂料涂抹在珠体中间部位,两端留空不作任何处理,加热是玉髓中部完全白化,然后再白化部分加深色涂料2次加热镶蚀,形成线珠。大部分品质很好的线珠都是这种工艺制作而成,白色和深色部分在阳光下不透明,未处理的珠体两端成透明和半透明表现。 型5:未处理玛瑙涂上碱性化合物、硝酸铜,两端不涂涂料,加热1次制成。年代久容易退色。 把可使玉髓白化和变深的涂料1次性按照图腾纹路涂在珠体上,1次加热制成。此类工艺制成的多为线珠,且颜色表现非常表面,只有薄薄1层,年久退色,在藏人心中此种线珠并非真品线珠天珠。